他两次进藏,在党的召唤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将一腔热血甚至于生命,奉献给了藏区人民。他就是西藏自治区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图右,新华社发)。他以自己的生命,在西藏铸起了一座无私奉献的丰碑!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
王伯祥(图中,新华社发),山东寿光人,1943年2月生,1967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市长等职务。1986年,王伯祥任山东省寿光县委书记,当时的寿光是潍坊的穷县。在寿光任职的5年里,王伯祥心怀为民之心,集中力量做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二是开发寿北盐碱滩;三是为工业翻身打基础,让寿光人从此鼓起了口袋、挺起了腰板。寿光农民有种菜传统,也有过种菜的教训...
新华社昆明9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庞明广老旧小区里垃圾堆积如山,她带头去打扫清理;空巢老人深夜突发重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给她打电话;大龄小伙儿想找女朋友,她发动社区干部一起牵线搭桥……56岁的李亚玲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党总支书记。在这个仅约15平方公里的社区,她13年如一日,坚守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让“老、破、脏、乱、差”的倒生根社区实现华丽蝶变。倒生根社区...
雷云 新华社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这三条人生座右铭是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省委讲师团团长,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雷云给自己立下的“规矩”。雷云1933年5月生,在与马克思主义结缘的60多年来,他始终秉持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生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雷老在理论界有过3次学术上的思想交锋。”一位担任过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大道至简,以奉献书写人生华章;赤子初心,以使命绘就壮美画卷。中国科云顶集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陈俊武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后,河南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工段长王建勋说:“陈院士的事迹激励扎根一线的技术工人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
新华社重庆10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陈国洲 周闻韬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战后中朝两国均授予其一等功。然而,退伍复员后整整33年,他几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堪称传奇的功绩,也没找任何一级组织提出哪怕是正常安排工作的请求,只是默默扎根农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甚至为了给村里修路不惜个人举债。他就是重庆91岁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蒋诚,他用一心为国不求回报、扎根农村为民奉...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每个共产党员都有义务让‘不忘初心’走出会议室、走出讲堂,走向群众、落到大地。”10月2日晚,在温县祥云镇张寺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55岁的复员军人马生国说。当日,该村近百名党员和群众自发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座谈会,特别邀请马生国为大家讲述激情燃烧的军旅故事。198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马生国曾在原沈阳军区服役。1988年8月,在执行...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大山遮得严实的村庄,缺水是草王坝的穷根。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里有一位老人叫黄大发(见图右一,新华社发),他不甘心、不信命,偏和大山较劲,他用3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事——修水渠。黄大发,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23岁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
新华社长沙10月9日电新华社记者 席敏没等亲眼看到村里的贫困户全部脱贫,龙俊就走了。这位58岁的农业银行湖南省保靖县支行干部,从2015年开始,三次主动请缨到湘西大山里扶贫;他帮扶的三个村中,已有两个贫困村出列。大爱无声,大山感应。“贫困户都脱贫了,我就可以安心退休了”今年7月29日,保靖县毛沟镇阳坪村第一书记龙俊一早就到县驻村办交扶贫材料,随后骑摩托车返回距县城45公里的阳坪村...
在世时,他为群众奔走谋划,满怀感情,对家人严格要求,克己奉公;去世后,他为人的准则“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许多党员干部。他,是中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见图,中,新华社发)。1943年7月,郑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0年5月,时任湘潭市委书记的郑培民调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书记。赴任湘西,刚放下...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曾任江苏省张家港市委书记的秦振华是“张家港精神”的塑造者。如今,年逾八旬的他是改革先锋,是“最美奋斗者”。他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县(市)委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1936年出生,1951年参加工作的秦振华是张家港人。他概括自己的一生中,幸运地经历了“两次机遇两次拼搏”:第一次是1978年出任...
9月25日,国庆节来临之际,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输电带电班班长林晴阳带领团队,对所辖高压线路及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置故障,确保节日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今年41岁的林晴阳已经与万伏高压“零距离”接触了24年,只为保障城市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由于常年高空走钢丝,大家称他为“蜘蛛侠”。他扎根带电作业岗位,处理过的故障不计其数,从未有过差错。他带领班组肩负90多条、1500多...
新华社太原10月10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忠华、刘扬涛金秋十月,山西芮城虎庙山上硕果飘香、生机盎然。82岁的老党员高文毓站在山巅望着眼前亲手栽下的近万亩林木,欣慰而自豪地说:“退休20年,咱就干了这么一件事。”“人退休了,事业不能停步”高文毓曾是山西省水利厅水保所的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黄土高原上搞了一辈子水土保持工作,1998年退休回到老家山西芮城县东山底村。这里沟壑纵横、气...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2019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
工作几年间,跑遍了临洮县323个行政村,行车4万多公里;写下30本工作日记,共计170余万字……这一串数字是柴生芳(见图右一,新华社发)工作的印记,也是他付出心血的证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出身于农家,求学在燕园,海外留学取得博士学位,最终选择回到“苦瘠甲天下”的定西。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生芳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他的生命定格在45岁。柴生芳一生的轨迹是:十年寒窗...
公安英模任长霞(见图左一,新华社发),1964年2月8日出生在郑州一个工人家庭。从警之后,她刻苦钻研业务,从一个不起眼的“新兵丫头”,逐渐成长为“办案能手”。她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女神警”。任长霞在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预审科工作期间,共挖余罪、破积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余人。在郑州市公安局从事公安法制工作期间,她4年里审核案件千余起,无一错案。2001年4月,任长霞被任命为...
郝井文(右)与战友交谈。李吉光摄/光明图片他苦练精飞、矢志打赢,带领部队出色完成钓鱼岛空中维权、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和前出西太平洋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等重大任务;他聚力研战、潜心谋战,牵头成立信息作战研究中心,构建信息指挥、网上对抗、模拟仿真等信息化作战训练体系;他着眼制胜空天培养飞行人才,全旅6次夺得空军“金头盔”“金飞镖”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10人次...
图为古浪县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姜爱平摄(影像中国)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与沙漠持久鏖战,似乎成了一种使命——在他们的意志里,沙漠还要肆虐多少时光,他们似乎就将奋战多少岁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是一个出好“老汉”的地方,都是治沙造林的好汉。历经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一步一步逼退沙漠侵袭。他们就像在画一幅幅神奇的沙画,演绎几代人造林治沙的传奇...
新华社昆明5月20日电 题:从士兵到英雄——记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英雄战士杜富国新华社记者李清华、杨庆民、张永进2018年10月11日,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一声巨响,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将双手双眼永远献给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生死誓言。“你退后,让我来!”生死关头,杜富国毫不犹豫地喊出这一句话,也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士兵到扫雷英雄的成长和转变。(一)2010年12月,杜...
新华社昆明5月21日电 题:冲锋在强军路上——记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英雄战士杜富国新华社记者李清华、杨庆民、张永进5月的大地,生机勃勃。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中心,失去双手双眼的扫雷英雄杜富国,每天用他的双脚和断臂,探索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富国,这个速度怎么样?”站在被精心改装过的跑步机旁边,时刻关注和守护着杜富国的战友刘新未问道。“没问题!”从腰部以下被特殊的软...
“我只是战争年代一名很普通的战士,抛洒热血、守住阵地、保家卫国,甚至牺牲,这都是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不是什么英雄。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走下战场就是最好、最高的待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替他们继续为祖国奉献力量。”“我现在享受的待遇以及曾经获得的荣誉,都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我沾国家的光,做了损害人民利益的事,那就忘记了自己在党旗下立...
“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摆啊……”“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我情愿牺牲,为全国的劳苦人民、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光荣,死也值得。”“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工作任务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绝不能向组织提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
6月17日,湖北省来凤县文化中心民族大剧院内,一场跨越千里的颁奖仪式在此举行。这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的发布会现场,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地方为时代楷模颁奖。本期的时代楷模不是别人,正是老英雄张富清。一颗感恩心,深藏功与名。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他将军人的血性与忠诚,书写在家国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